白露节气,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排行第十五,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165°,于每年9月7日或8日交节。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白露是秋季的中期,也是由热转凉的过渡时期。
白露时节,是收获的季节。诗人杜甫在《秋兴八首》中写道:“白露收残暑,寒蝉鸣悲吟”,描写了白露时节的萧瑟景象,但也透露出收获的喜悦。
白露时节,也是思乡的季节。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白露时节,更是赏月的季节。诗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描绘了赏月的盛况。
吃白露饭:白露时节,在一些地方有吃白露饭的习俗。白露饭是用糯米、红枣、桂圆等食材做成的,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功效。
采白露:白露时节,在一些地方有采白露的习俗。人们在清晨用器皿收集白露,认为白露有清热解毒、明目益气的功效。
晒秋:白露时节,在一些地方有晒秋的习俗。人们将稻谷、玉米、辣椒等农作物摊放在田间地头或房顶上晾晒,以备过冬食用。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白露秋分,天气转凉,早晚多加衣裳。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