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大约创作于天宝三年至天宝四年(744年至745年)。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漫步时看到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美好热爱之情。
山间小路转弯多,脚踏黄尘向上走。
远山重叠连绵不绝,用青翠的颜色点染长空。
草木没有尽头,走到瀑布前才停住脚步,
我去的这个地方,连鸟儿都飞不到。
《山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山水诗,诗中描写了诗人山行途中所见所感,语言生动形象,意境优美明丽。
诗歌第一句“山行”,点明了诗歌的主题。紧接着的第二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行中的所见所感。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千里江山尽收眼底。这体现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高远志向。
第三、四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描写了诗人眼中壮丽的景色。黄河蜿蜒而上,隐没在白云和孤城则被万仞高山环绕,显得十分渺小。这体现了诗人的雄伟气魄和豪迈情怀。
第五、六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写了边塞风光和将士思念家乡之情。诗人想起身处边塞的将士,听到他们吹奏着羌笛,表达着对家乡的思念,不禁发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感慨。这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边塞将士的同情。
第七、八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描写了秦汉以来边塞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悲惨命运。秦汉以来,边塞战争频发,无数士兵战死沙场,再也无法返回家乡。这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第九、十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了诗人收复失地的决心和消灭敌人的信心。诗人希望有像飞将军李广这样骁勇善战的将领,来保卫边疆,不让敌人越过阴山。这体现了诗人的英雄情怀和报国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