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言律诗组诗,共四首。这组诗创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期。当时,王维已经厌倦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一心向往着山水田园的清净生活。他在辋川建造了辋川别业,并在此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
《山中杂诗》是王维晚年隐居山林的真实写照,也是他诗歌创作的巅峰之作。这组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境清幽淡雅,语言简约朴素,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的独特风格。
《山中杂诗》的第一首是: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住五六年,幽人始见真。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隐居山中清净闲适的生活。诗中,诗人以“闲居”二字起笔,点明了他隐居山中的状态。以下几句,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间小景:草径延伸至荒园深处,鸟儿在池边的树上筑巢,僧人在月色下敲门而来,诗人漫步在田野中,移石动云。这幅小景清幽淡雅,让人心旷神怡。最后两句,诗人写出了他隐居山中多年的感悟:只有在山中住上几年,才能真正领略到隐居生活的真谛。
《山中杂诗》的第二首是: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赏花的情景。诗中,诗人以“木末芙蓉花”起笔,点明了赏花的地点和时间。以下几句,诗人写出了芙蓉花的美丽和凋谢。他用“纷纷开且落”四个字,生动地描绘出芙蓉花盛开又凋谢的景象。这四个字也暗示出人生的无常。最后两句,诗人写出了他在山中结交的友人。这些友人都是有学问的人,与他们谈笑风生,诗人感到非常快乐。
《山中杂诗》的第三首是:
辛夷坞里逢僧归,衣钵尘埃满袖辉。手里金经字已磨,满头松桂露初晞。
清溪深锁长鱼卧,古道斜阳暮鸟飞。
竹里一童吹短笛,这夜幽人独卧迟。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偶遇僧人的情景。诗中,诗人以“辛夷坞里逢僧归”起笔,点明了偶遇僧人的地点和时间。以下几句,诗人写出了僧人的形象。僧人衣钵尘埃满袖辉,手里拿着金经,满头松桂露初晞。这幅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僧人清修苦行的状态。最后几句,诗人写出了他偶遇僧人后的感受。他听到竹林里有一童正在吹奏短笛,这幽婉的笛声让他感到寂寞难耐。
《山中杂诗》的第四首是: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漫步的情景。诗中,诗人以“空山不见人”起笔,点明了山中的寂静。以下几句,诗人写出了他在山中的所见所闻。他听到有人在说话,但看不到人影;他看到返景进入深林,映照在青苔之上。这幅景象清幽淡雅,让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