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十首。这组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所见到的各种景物,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一首: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第二首: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独处时的悠闲生活。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一边弹奏琴曲,一边长啸。深林之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陪伴他。诗人通过对山中独处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
第三首: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满溪红叶尽,飘入青山癫。
这首诗描写了山中一场大雨后的景象。一夜大雨过后,树梢上挂满了水滴,就像无数个泉眼一样。满溪的红叶都被大雨冲走,飘入了青山的深处。诗人通过对山中雨后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变化无常的感叹。
第四首: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野花寒食后,一径独自行。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漫步时的景象。山路上本来没有下雨,但空中的雾气却打湿了诗人的衣服。野花在寒食节后盛开,诗人独自一人走在山路上。诗人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幽、雅致的气氛,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五首:
竹里馆一水,山光照槛开。屯云对几坐,溪月到船来。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居住时的景象。诗人的住所旁边有一条小溪,山光照射在窗户上,把房间照得通亮。诗人坐在桌前,面对着屯聚的云朵,小溪里的月亮照射到船上。诗人通过对山中居住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六首: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宛转绕,芳草亦风花。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行旅时的景象。诗人的船行驶在楚塞和三湘之间,经过了荆门和九派。江水蜿蜒曲折,芳草和鲜花随风飘扬。诗人通过对山中行旅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第七首: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独处时的景象。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出门游玩,美好的事情只有他自己知道。走到水的尽头,诗人坐下观看云朵的升起。诗人通过对山中独处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
第八首: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今日岭上行,松风吹我衣。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偶遇林叟时的景象。诗人偶然遇到一个林中老人,两人谈笑甚欢,不知不觉天就黑了。第二天,诗人走在山岭上,松风吹拂着他的衣裳。诗人通过对山中偶遇林叟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九首: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独处时的景象。诗人走到水的尽头,坐下观看云朵的升起。诗人通过对山中独处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
第十首:
山寺暮钟响,幽人独坐禅。数点萤火过,溪月隐复现。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寺庙里的景象。暮钟敲响,诗人独自一人坐在禅房里打坐。几只萤火虫从诗人身边飞过,溪水里的月亮时隐时现。诗人通过对山中寺庙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佛法僧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