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成》创作于春暖花开的春日。诗人来到郊外踏青,面对春日的美丽景色,心旷神怡,不禁吟诵出这首诗歌。诗中描绘了春日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春日偶成
作者:王安石
东风不与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夷叔羈身救兆民,三顧頻煩天下安。
《春日偶成》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联。诗歌的前两联,描绘了早春二三月间大江南北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诗歌的后两联,诗人将春日的盎然生机与家国兴亡联系在一起,抒发了诗人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远大抱负。
诗歌的颔联“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是诗歌中的名句,也是人们最常引用的一句。诗句的意思是,靠水边的楼台最先得到月光,向阳的花木最容易遇到春天。这两句话是诗人在春日踏青时所见,也是诗人对春光的赞美与喜爱。
诗歌的颈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诗人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句的意思是,如果能够对国家有利,我就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我怎么会因为祸患与福祸而回避或追求呢?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
诗歌的尾联“夷叔羁身救兆民,三顾频烦天下安”,是诗人在春日踏青时想到的两位历史人物。夷叔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夫,他为了拯救百姓,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为了匡扶汉室,三顾茅庐请出刘备,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远大抱负。
《春日偶成》是一首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诗歌。诗歌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诗歌也抒发了诗人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远大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