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ī
部首:言
释义:
1. 按照一定的格律、韵律以及一定的格式,运用语言文字创作的、具有音乐性并重新节奏韵律的文学体裁。诗歌的本质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情感体验的艺术表达。
汉乐府的《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2. 诗歌的泛称,包括古诗、近代诗、现代诗等。
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曾子死,门人不通。”
3. 诗人的行绩或诗人的创作活动。
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4. 才华如诗一样鲜艳。
唐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5. 表示一种感情或心境。
唐代李白、宋代苏轼的《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6. 指诗赋、诗篇。
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春风不度玉门关。”
7. 引申为文艺作品。
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陶潜独爱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