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全书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民歌,《雅》是朝庙乐歌,《颂》是宗庙祭祀乐歌。《诗经》中的诗歌语言简朴,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经·黍离》全诗如下:
黍离黍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黍离黍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黍离黍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黍离》这首诗歌,通过对黍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未来的迷茫。诗歌中的“黍离”是一种禾本科植物,其穗子细长,容易脱落。诗人将自己的命运比作黍离,暗示自己流离失所,前途未卜。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行迈靡靡,中心如醉”,“行迈靡靡,中心如噎”这三句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彷徨。诗人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苍天的疑问。诗人问苍天,为什么自己要经历这样的磨难?为什么自己要流离失所,前途未卜?
《诗经》和《诗骨瘦是什么意思歌?》是两部完全不同的作品,没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