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第一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了战乱后的景象,国家破败,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到来,城中草木丛生。
第二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诗人看到花草,想到国家破败,不禁流下眼泪;看到鸟儿惊飞,想到与亲人的离别,不禁心惊。
第三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说边境烽火不断,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抵万金,说明诗人非常思念家乡和亲人。
第四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说诗人头发花白,搔首叹息,头发越来越短,几乎不能插簪子了。
全诗描写了战乱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登飞来峰是李白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游览飞来峰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写了飞来峰的雄伟奇秀,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写飞来峰上的塔高耸入云,据说在塔顶可以听到鸡鸣,看到日出。
第二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用比喻的手法,说诗人不畏惧浮云遮挡视线,因为身处最高层,可以俯瞰众山。
全诗描写了飞来峰的雄伟奇秀,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诗也成为李白最著名的诗歌之一,被后人广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