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的《枫桥夜泊》是一首描写秋天夜间枫桥风光的七绝。全诗语言平淡无奇,却能以朴素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描绘了深夜时分的枫桥景色。月亮已经落下,乌鸦在寒风中啼叫,霜华遍布大地,整个画面充满了萧瑟冷清之感。“月落”、“乌啼”、“霜满天”三个意象,叠加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为下文诗人抒发愁绪作铺垫。
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乡愁。诗人独自一人泊舟枫桥,面对着江枫和渔火,难以入眠。他想起远方的家乡,想起亲人,不禁感到一阵阵寂寞和伤感。渔火是孤独的,江枫也是孤独的,诗人自己也是孤独的。三者相对,更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写出了枫桥的具体方位。姑苏城外有座寒山寺,这座寺庙在唐朝很有名气,香火鼎盛。诗人借此点明自己所处的位置,同时也为下句作铺垫。
第四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写出了深夜时分的钟声。夜半时分,寒山寺的钟声悠悠传来,传到了停泊在枫桥的客船上。钟声是清脆的,也是寂寞的。它敲响了深夜的宁静,也敲响了诗人内心的乡愁。
《枫桥夜泊》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充分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乡愁。诗人通过对枫桥风光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整首诗语言朴素,却耐人寻味,在唐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