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雅、颂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三种不同体裁。被认为是源于上古不同地区的三种歌谣。诗言志,雅言德,颂言功,《毛诗序》释为“诗,言志也,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歌用于抒发志向,吟咏人生。雅乐明德,感召人民,移风易俗,以教化民众。《毛诗序》解释为“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大雅”。颂祝功,表示对神明或祖先的歌颂。颂用于祭祀、庆贺等活动。《毛诗序》注释为“颂,容也,言先祖之有功烈,而歌咏之”。
诗,亦称风,是诗经的六部分之一,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包括160篇,分为十五“国风”和“《小雅》、《大雅》、《颂》”三个部分。风,是指各地的歌谣。雅,是指朝廷的乐歌。颂,是指祭祀的乐歌。
雅乐是古代中国宫廷和贵族阶层所用的音乐。雅乐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是朝廷的正统音乐,小雅是地方的民间音乐。雅乐的歌词大多是颂扬统治者的功德和业绩,或是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民疾苦。
颂是古代中国用于祭祀、庆贺等活动的音乐。颂乐的歌词大多是颂扬神明或祖先的功德和业绩,或是祈求神明保佑和祖先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