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白石,即姜夔,号白石道人,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姜夔词风清丽婉约,格调高雅;词作中融入诗、画、乐元素,不仅善于描写自然风光,还抒发个人情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而“诗曰姜白石”出自《红楼梦》第五回,宝玉读《西厢记》时吟起的诗句,由此引出了宝玉和黛玉的一段对话,黛玉说:“俗语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你我只该知道些。”
这句诗传达了姜夔词风中“真假虚实”的特色,即在真实情感的基础上,以艺术的手法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姜夔的词多表现离别、思归、伤春等情怀,语言优美,格调高雅,如《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摸鱼儿·雁丘词》:“大野分茅数,遂古周臣,渺茫烟草凝无地。一声渔唱,两岸青山相对出,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姜夔的词在南宋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