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等,都是中秋节的经典活动。十五夜望月这个诗题,正是描写了中秋节赏月之景。
十五夜望月这个诗题,在诗词歌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唐朝诗人李白在《古朗月行》中写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首诗描写了李白小时候对月亮的认知,他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表现出他对月亮的喜爱和对宇宙的向往。宋朝诗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首词写出了中秋节赏月之时的思乡之情和人生感慨,是一首经典的中秋节诗词。
十五夜望月这个诗题,有着美好的寓意。中秋节是团圆节,而月亮是圆的,所以中秋节赏月也寓意着团圆。此外,月亮还有美好的象征,比如光明、纯洁、美好等。中秋节赏月,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中秋节的温馨和团圆,也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月亮的美好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