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是清朝诗人郑燮创作的诗歌作品,该诗以石灰为喻,表达了诗人品格刚正、不怕打击、正直不屈的精神。
郑燮为清朝有名的书法家,精通碑学各派,尤精于草书。然而年少时,郑燮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举,直到40岁才中举人,42岁才考取进士。之后郑燮多年奔波于翰林院等各部门任职,却因天性耿直,不附权贵,屡遭贬谪。最终郑燮被贬为江苏沭阳知县,后升任扬州知府。
郑燮在担任扬州知府时,曾亲自监修了扬州的城墙。城墙竣工后,郑燮写下了这首《石灰吟》。在当时,石灰被认为是低贱之物,但郑燮却赞美石灰的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品质。
全诗共八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前四句)主要写石灰的特点,第二部分(后四句)主要写石灰的精神。
第一句“千锤万凿出深山”,写石灰的形成过程。石灰是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采掘出来的。这句诗形象地描绘出石灰坚硬、顽强的特征。
第二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写石灰在烈火中煅烧的の様子。石灰在烈火中煅烧,却毫无惧色,依然坚贞不屈。这句诗表现了石灰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精神。
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写石灰被碾成粉末后的状态。石灰被碾成粉末后,依然不怕牺牲,甘愿奉献自己。这句诗表现了石灰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第四句“要留清白在人间”,写石灰的最终归宿。石灰最终被用来粉刷墙壁,虽然它被掩盖在墙壁之下,但它却留下了自己的清白之身。这句诗表现了石灰洁身自好、不图虚名的精神。
第五句“化作春泥更护花”,写石灰对花草的奉献精神。石灰被用来粉刷墙壁,虽然它自己被掩盖在墙壁之下,但它却能化作春泥,滋养花草。这句诗表现了石灰乐于奉献、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六句“甘被践踏成泥泞”,写石灰对人民的奉献精神。石灰被用来铺路,虽然它自己被践踏在泥泞之中,但它却能方便人民出行。这句诗表现了石灰甘愿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的精神。
第七句“千磨万击还坚劲”,写石灰的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石灰虽然被千磨万击,但它却依然坚韧不拔,永不言败。这句诗表现了石灰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
第八句“任尔东西南北风”,写石灰的无所畏惧、百折不挠的精神。石灰无所畏惧,任凭东西南北风吹,它依然屹立不倒。这句诗表现了石灰无所畏惧、百折不挠的精神。
《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通过对石灰的赞美,诗人表达了石灰的刚正不阿、不畏强权、无私奉献、洁身自好、乐于奉献、甘愿为人民服务、坚韧不拔、无所畏惧、百折不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