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千锤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直译】:
虽然历经千次锤打、万次敲击也依然坚硬,
尽管它任凭东西南北风吹打。
【背景】:
《石灰吟》是清代诗人郑燮所作的一首诗,因诗中使用了“千锤万击还坚劲”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而广为人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郑燮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郑燮生于乾隆十年(1745年),祖籍安徽婺源,后随家人迁居江苏兴化。他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诗词歌赋。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郑燮考中进士,翌年任安庆府教授。在此期间,他潜心研究学问,并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
【赏析】:
《石灰吟》这首诗通过对石灰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的人生态度。首句“千锤万击还坚劲”描绘了石灰在经历千次锤打、万次敲击后依然坚硬的品质。这句诗不仅从字面上描述了石灰的物理性质,更从比喻的角度展现了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
第二句“任尔东西南北风”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石灰的赞美之情。石灰虽然历经千锤万击,但依然能够经受东西南北风的吹打,这体现了石灰顽强的生命力。而作者也以此自喻,表示自己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险阻,都能够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通过对石灰的赞颂,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具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