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行舟,是宋代大儒朱熹创作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诗意:
水口行舟,
日暮见潮头。
东风浩渺夕阳下,
万里征帆去无踪。
注释:
水口:水流的出口。
潮头:潮水的前端。
东风浩渺:东风吹拂,江面浩渺无际。
夕阳下:夕阳西下,天色将晚。
万里征帆:乘风破浪远行的船只。
去无踪:渐渐地消失在远方,不见踪迹。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水口乘舟远行的所见所感。诗歌的一開始就交待了时间和地点:水口和黄昏。然后,展现了夕阳西下时浩渺无际的江面和乘风破浪远行的船只。诗歌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面对着浩浩荡荡的江水和渐渐远去的船只,作者不禁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前途的渺茫。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意志消沉,而是充滿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朱熹的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景物诗,也反映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远大的抱负。
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朱熹晚年,当时的他已经退隱乡野,但他对國家大事仍然十分关注。诗中所描写的江水和船只,象征着国家和人民。作者希望国家能够像江水一样奔腾不息,也希望人民能够像船只一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影响:
这首诗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被誉为“千古绝唱”。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人们传诵的经典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