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送少年这首诗怎么写意思?

首页

送少年这首诗怎么写意思?

《送少年》诗词赏析

《送少年》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作品。这首诗写于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时朱熹四十六岁。诗的背景是朱熹在闽中时,一位少年朋友即将远行,朱熹为其饯行,并写下了这首诗。

诗文(原文+翻译)

翩翩少年出征去,

征衣未定欲期行。

壮心未已豪情在,

风华正茂气血兴。

译文:

年轻英俊的少年即将出征,

战衣还未穿好就已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发。

壮志豪情未已,

正是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年龄。

齿德兼修迈大道,

志气凌云蹈奇险。

但愿功成名遂后,

锦衣还乡见亲朋。

译文:

品德与才能兼备,才能走上大道,

志向高远,勇于挑战奇险。

但愿你功成名就之后,

锦衣还乡,与亲朋好友团聚。

莫要辜负了满腔热血,

莫要消磨了凌云壮志。

纵使战场上刀光剑影,

也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译文:

不要辜负满腔热血,

不要消磨凌云壮志。

即使战场上刀光剑影,

也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诗词背景(背景故事)

朱熹在闽中时,认识了一位少年朋友,少年英俊潇洒,才华横溢,朱熹非常喜欢他。有一次,这位少年朋友即将远行,朱熹为其饯行,并送给他这首诗。诗中,朱熹对少年朋友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同时,朱熹也叮嘱少年朋友不要辜负了满腔热血,不要消磨了凌云壮志。

诗词赏析(赏析)

《送少年》是一首情真意切的赠别诗。诗中,朱熹对少年朋友的赞赏溢于言表。他赞美少年朋友品德与才能兼备,志向高远,勇于挑战奇险。同时,朱熹也对少年朋友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充分表达了朱熹对少年朋友的关爱和期望。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生僻的典故,而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朱熹对少年朋友的关爱和期望。

2.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诗的前两联写少年朋友的品德、才能和志向,后两联写朱熹对少年朋友的期望和叮嘱。诗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使诗意层层深入。

3. 音律和谐,朗朗上口。诗的语言音律和谐,朗朗上口,便于诵读和记忆。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