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
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这首诗以秦末荆轲刺秦为背景,抒发的是对壮士临难不苟的赞美之情。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两句写出了壮士临难时慷慨激昂、舍生取义的悲壮气概。易水河在燕国境内,是燕国与秦国的界河。燕国太子丹为了刺杀秦王政,派荆轲为使者前往秦国。荆轲出发前,燕国人民在易水河畔为他饯行。风声萧萧,河水寒凉,壮士一去,生死未卜,令人感伤。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两句,运用神话传说,来比喻荆轲刺秦的壮举。虎穴和蛟宫都是危险的地方,荆轲却敢于深入其中,可见他的勇气和胆量。当他仰天呼气时,天上的彩虹化为光彩四射的“白虹”,预示着荆轲必将名垂青史。
全诗语言凝练,形象生动,感情豪壮激昂,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荆轲这种舍身取义的英雄气概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