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元日》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元日京城里热闹的景象,以及作者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诗歌开篇就用“爆竹声”作为全诗的开头,渲染出新春佳节的喜庆气氛,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爆竹”在中国古代是一种用来驱邪辟邪的物品,在除夕之夜燃放爆竹可以驱除邪气,祈求平安。
“春风送暖入屠苏”,初春的春风伴着温暖的阳光,将一杯屠苏酒送到了人们的面前。“屠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节令酒,在元旦饮用屠苏酒可以驱邪避害,保佑身体健康吉祥。“屠苏”一词源自于《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有女采薇,薇亦柔止。有匪君子,云胡不夷。”“屠苏”即“薇茹”,是一种可以驱邪避害的植物,用薇茹制成的酒就是屠苏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大年初一的早晨,阳光明媚,普照四海千家万户都沐浴在阳光的照耀下。“曈曈”是光明的意思,“曈曈日”指大年初一的太阳。
“总把新桃换旧符”,千家万户都在门上贴上新桃符,以祈求新一年的平安吉祥。“桃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门神,由两块桃木板组成,分别刻有“神荼”和“郁垒”两个神灵的名字。“神荼”和“郁垒”是传说中的两位门神,可以驱邪辟邪,保护人们不受鬼怪的侵害。“新桃符”指用新的桃木板制作的桃符,而“旧符”则是指去年的桃符。
这首诗描写了元日京城里的热闹景象,表达了诗人在新的一年里对国家和个人的美好祝愿,传达了对新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