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声:燃放鞭炮的声音。
屠苏:屠苏酒,一种药酒,在除夕晚上喝,可以驱邪避害。
曈曈日:阳光明亮的样子。
新桃:新年的桃符,桃木做的门神画。
旧符:旧年的桃符。
爆竹声声中,旧的一年结束了,
春风送来温暖,屠苏酒也端上了桌。
千家万户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
人们都忙着把旧桃符换成新桃符。
这首诗写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的元日。这一年,王安石刚刚被任命为宰相,他踌躇满志,决心改革弊政,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元日这一天,他早早起床,在爆竹声中饮屠苏酒,以示庆祝。
诗歌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这是全诗的主句,用爆竹声表示旧一年的结束,也暗示新一年的到来。中国人在春节期间有燃放鞭炮的习俗。传说,鞭炮声可以驱除邪祟,带来吉祥。
诗歌第二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是指春天的和风吹来,让人感到温暖,也让人们想起了屠苏酒。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除夕晚上喝,可以驱邪避害。
诗歌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是说千家万户都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曈曈,明亮的样子。这句诗描绘了春节的喜庆景象。
诗歌第四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指人们在春节期间都有更换桃符的习俗。桃符是一种画着门神画像的木板,在春节期间贴在大门两旁,以驱邪避害。这句诗也暗示着新旧交替,万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