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大文豪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在那里他写下了这首《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这首词表达了苏轼在黄州期间的孤寂、忧愁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碧蓝的天空,金黄的树叶,秋风吹过湖面,泛起阵阵涟漪。夕阳西下,山峦和湖水相连,景色十分迷人。然而,这美丽的景色却让苏轼感到更加孤单和忧愁。在他看来,芳草无情,只顾生长,而自己却像飘零的落叶,被贬谪到偏远的黄州,前途未卜。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苏轼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日夜思念家乡,但只能在梦中才能与亲人相见。即使是在高楼上独自倚栏赏月,也会感到更加孤独和忧伤。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轼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词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对秋日黄昏的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苏轼的孤寂、忧愁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词语言清丽优美,意境深远,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