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苏轼春江晓景诗的意思?

首页

苏轼春江晓景诗的意思?

《春江曉景》背景

《春江晓景》的創作背景:苏轼出任徐州知州期间,于元丰五年(1082年)四月,率领僚属去少华山遊览,住在山上寺庙中,夜半聽到江上的漁歌,寫下了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春江曉景》體裁

七言绝句,共四句。

《春江曉景》诗意

夜色未尽,江面清凉如水,一輪曉月高挂江空。渔火点点,随风摇曳,宛如群星洒落人间。漁歌悠悠,渔舟处處,漁民们正趁着晨曦,撒網捕鱼。一幅生动美丽的春江曉景圖跃然纸上。

《春江晓景》鉴赏

這首詩的突出艺术特色是语言質朴自然、通俗易懂,构思新穎。詩歌以“春江”为视角,以“春”为背景,用清新秀丽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早春江面上朝晖初现,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图画。首句“千帆尽过江天晓”,开篇写日出之前的景象。江面上,千帆竞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一派繁忙景象。然而,随着旭日东升,江面上的帆船逐渐消失,江天一色,变得空旷明朗。

第二句“孤蓑翁独钓寒江雪”,写出了一个孤独的渔翁在冰天雪地中垂钓的场景。孤蓑翁是独钓者,他冒着严寒,在江中垂钓。这句诗通过渔翁的形象和孤僻的环境,表现了渔翁的孤独与坚韧的精神。

第三句“江楓漁火對愁眠”,表明了诗人此时的心境。詩人面對江楓漁火,愁不可寐。这是诗人的自况。远行的愁绪,羁旅的寂寞,都融入江楓漁火之中。最後一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以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作結,使诗意深遠。

全篇語言平淡無華,意境幽美雋永,表現了诗人高潔的品格和曠達的情怀。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