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崇宁二年(1103年)春天所作的一首诗,抒发了作者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和胸怀。
全诗如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中,苏轼首先描绘了春日美景。胜日指美好的春日,泗水滨指今天的河南商丘。诗人春日出游,来到泗水河畔,这里春光无限,景色宜人。无边光景一时新,意思是说,春天的景色是那么辽阔无边,新春伊始,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
接着,诗人写自己赏识春风。等闲识得东风面,意思是东风悄悄地吹来,诗人已经领略到了它的美好。东风代表着春天的气息和温暖,诗人通过对东风的感受,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活力。
最后,诗人总结说,万紫千红总是春。意思是说,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百花齐放,到处都是一片紫红之色,春色是无处不在的。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优美,充分体现了苏轼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