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苏轼有积极进取意思的诗?

首页

苏轼有积极进取意思的诗?

苏轼与积极进取的诗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1037-1101),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祖籍栾城(今河南栾川)。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诗词歌赋方面均有极高的造诣,其诗词创作风格多变,题材广泛,既有豪放旷达之作,也有细腻柔婉之词,而其中也不乏积极进取之作。

1.

《念奴娇·赤壁怀古》——豪迈自信,表达豪情壮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在黄州期间,苏轼写下了这首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上阕从历史的视角,写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壮观场景及周瑜的雄姿英发,表达了苏轼对英雄豪杰的仰慕和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下阕从个人的角度,写自己壮志未酬、早生华发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全词豪迈自信,表达了苏轼豪情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2.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不畏艰辛,勇往直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被贬岭南惠州(今广东惠州)。在惠州期间,苏轼写下了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写苏轼在雨中行走的经历,并借此表达了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积极进取精神。词的上阕,苏轼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两句,表达了他面对风雨不畏惧,反而更加从容淡定的心态。下阕,苏轼写自己在雨中行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全词意境优美,诗风豪迈,充分体现了苏轼积极进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乐观豁达,积极向上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被贬黄州。中秋节的晚上,苏轼在月光下思念远方的亲人,写下了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上阕写苏轼在中秋之夜赏月的感受,以及对月球的想象。下阕写苏轼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亲人的思念。全词以月亮为载体,表达了苏轼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成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

苏轼的诗词歌赋创作风格多变,题材广泛,积极进取的作品也不少,上述三首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代表作。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苏轼的豪情壮志、不畏艰辛、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