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清末维新派人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他被捕入狱,并于同年9月28日被杀害。谭嗣同在狱中写下了多首诗作,其中最有名的是《狱中题壁》,反映了他对变法失败的痛惜和对清王朝的愤慨。
全诗如下:
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全诗只有四句,但意境十分深远。
第二句“忍死须臾待杜根”,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杜根是东吴大将,曾被诸葛亮生擒。诸葛亮知道杜根是个忠义之士,便释放了他。杜根回到东吴后,劝说孙权与蜀汉结盟,共同对抗曹魏。谭嗣同希望能够像杜根一样,忍辱负重,等待时机,为变法事业再做贡献。
第三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出自《晋书·刘琨传》。刘琨是西晋名将,曾参与平定八王之乱。后来,匈奴入侵晋朝,刘琨率军抵抗。在一次战斗中,刘琨被敌军围困,他横刀出鞘,向天大笑,然后杀出重围。谭嗣同身陷囹圄,但他并没有因此而低头,而是表现出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第四句“去留肝胆两昆仑”,出自《楚辞·九歌·涉江》。昆仑山是中国传说中的神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谭嗣同将自己的肝胆比作昆仑山,表达了他对变法事业的忠贞不渝。
《狱中题壁》一诗表现了谭嗣同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和对变法事业的执着追求,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首不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