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大和九年(835年)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左补阙、右拾遗等职。开成二年(837年),以吏部员外郎知杂事,充当郑覃判官。开成五年(840年)改任睦州刺史。后又历任黄、池、徐、襄等州刺史。大中六年(852年)卒。
《叹花》是杜牧的组诗,写于池州任上。组诗共三章,分别是《其一》、《其二》和《其三》。
《其一》:
闲折二枝梅,心与寒俱至。
不是一春风,相欺得几时?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折梅赏梅的情景。诗人闲来无事,折下两枝梅花,梅花的美与香气让他心旷神怡。但是,他意识到,梅花终究会凋零,春天终将过去。所以,他发出感慨:“不是一春风,相欺得几时?”意思是,春天不会永远存在,梅花也会凋谢,我们只能欣赏它们一时。
《其二》: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此日即今谁能驻,曾见几番花有枝?
《其三》:
并根不似连理树,隔岸难同在枝头。
相见始知情不浅,相思更与事无休。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与一位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诗人与女子本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后来,女子嫁给了别人。诗人感慨道:“并根不似连理树,隔岸难同在枝头。”意思是,我们虽然是青梅竹马,但现在却天各一方,再也不能相守了。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相见始知情不浅,相思更与事无休。”意思是,自从我们分别之后,我才意识到我对你的感情有多么深厚。即使我们相隔千里,我的思念也从未停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