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王昌龄出塞这首诗的意思?

首页

唐王昌龄出塞这首诗的意思?

唐王昌龄出塞这首诗的意思

《出塞》是盛唐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征战的描写,反映了盛唐时期边塞将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创作背景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诗人,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关于《出塞》的创作年代,历来说法不一,一说作于诗人青年时期,约开元十二年(724);一说作于诗人暮年时期,约天宝十载(751)前后。但从诗的风格和其他有关史料来看,前说较可信。

全文翻译

祁连山下,黄沙远扑。黑色的旌旗猎猎飘扬,白色的羽箭满空飞舞。战士们策马出征,越过燕支山,直捣单于庭。狼居胥山下,战士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高唱凯歌。

详细解析

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诗人以秦汉时期的明月和关塞为意象,勾勒出一幅边塞风光图,也暗示了边塞的悠久历史和沧桑。

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诗人写出了将士们出征的艰辛和思念家乡之情。万里长征,征途遥远,而将士们却久久不能归乡,可见他们的牺牲是多么巨大。

第三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人表达了对名将李广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对边塞安定的渴望。李广是汉朝名将,他曾多次出击匈奴,威震塞北,有“飞将军”之称。诗人希望有像李广这样的名将镇守边关,不让匈奴越过阴山,侵犯中原。

第四句“阙勒机关三百里,连云古战场”,诗人写出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战争的残酷性。阙勒机关是古代地名,在今新疆境内,这里曾经是古代战场。诗人用“连云”二字形容古战场的辽阔和壮观,也暗示了战争的激烈和血腥。

《出塞》这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雄浑,充分展现了盛唐时期边塞将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家卫国的决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