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李白诗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桃源行》,全诗共五首。这组诗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为背景,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仙境。
第一首: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李夹津津。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寻?
诗人乘着渔舟溯溪而上,两岸的桃李争奇斗艳,好一派春意盎然的美景。桃花瓣随流水飘落,诗人不禁寻思:那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究竟在何处呢?
第二首:
一唱浏阳放旷辞,四邻从此尽移徙。高阳遗俗只如此,男耕女织不相欺。
桃花源的居民都是陶渊明的同乡浏阳人。他们被陶渊明笔下的美好生活所吸引,纷纷迁居到桃花源。他们过着男耕女织的简单生活,互不欺骗,俨然世外桃源。
第三首: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随翩翩下渔舟。不如春水竟何似,浅绿毛衣扑酒瓯。
傍晚时分,山间的鸟儿飞来飞去,欢快地落在了渔舟上。诗人不禁感叹:这山清水秀的景色,真是比春水还要美啊!他脱下了浅绿色的毛衣,用来垫在酒杯下面。
第四首: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舟,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诗人沿着小溪走着,忘记了路途的遥远。突然,他发现了一片桃花林,桃花林的两岸绵延数百步,中间没有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诗人感到很奇怪,继续向前走,想要探究桃花林的尽头。走着走着,他来到了一个山洞前,山洞里有一道小门,隐隐约约透着光亮。诗人于是弃舟上岸,从山洞口走了进去。山洞的入口很窄,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走了几十步之后,豁然开朗。里面是一片平坦的土地,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树、竹林等。小路纵横交错,鸡犬相闻。人们在这里耕作、生活,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一样。他们白发苍苍,垂髫无齿,都怡然自乐。
第五首: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诗人问他们现在是什么时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别说魏晋了。诗人于是把外面世界的情况一一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到很惊讶。桃花源中的人们邀请诗人在他们家中小住几天,期间款待了他各种酒食。几天后,诗人辞别了他们,准备离开。临走时,桃花源中的人对他说:“这里的情况,不适合告诉外人。”
整组诗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