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腊日,又名《酬刘柴桑》,是陶渊明写给好友刘柴桑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陶渊明对好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腊日,也称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1月6日或7日,寒冷季节的开始。
腊日这首诗,是陶渊明在腊日当天,怀着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写下的。诗中,陶渊明首先写道:“归园田居足,岁聿云暮矣”,意思是说,我已经回到田园居住,一年又将过去了。然后,陶渊明又写道:“时哉啬农功,敦薄靡余礼”,意思是说,农忙时间已经过去,田野里已经没有多少农活了,人们也都不再忙碌了。
接着,陶渊明又写道:“漉酒泛泛沉,寒杯漱吾齿”,意思是说,我用粗布滤出的酒在杯中泛着涟漪,用它来漱口。然后,陶渊明又写道:“一宿曲尘生,客来竟无辞”,意思是说,酒杯放了一晚上,上面已经落满了灰尘,客人来了,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
最后,陶渊明又写道:“菲材苟自歉,耻累明且智”,意思是说,我知道自己的才能微薄,不足以胜任官职,因此感到惭愧,不想连累贤明的人。
这首诗,抒发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好友的思念之情。诗中,陶渊明描写了腊日时节的田园风光,以及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仕途生活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