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诗人一开始就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点明了他的隐居生活。紧接着“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诗人自问自答,道出了他的隐居缘由:“心远地自偏”。心远,就是思想境界高远,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缚;地自偏,是说只要心境远大,即使身处闹市,也会感到僻静闲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这首诗的千古名句,写出了诗人闲适淡泊、安于隐居的心境。采菊,是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日常活动之一。每当他采菊时,总能忘却尘世的烦恼,悠然自得地欣赏南山的秀丽风光。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山林中的景色日夕变幻,鸟雀结伴归巢,这些都让诗人感到心旷神怡。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是诗人的点睛之笔。诗人对田园风光和隐居生活进行了深入的体悟,但他却无法用语言来准确地表达出来。诗人这种“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手法,可谓是炉火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