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悠然》诗,写于东晋末年,是中国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乡野间的悠闲生活,表达了他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
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诗人的隐居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隐居在田园之中,每天采菊花,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他坐在东篱下,抬头就能看到南山的美景。诗人的生活简单而快乐,他陶醉于田园的宁静与美好之中。
后两句写诗人的内心感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隐居在山中,每天都能欣赏到美丽的山色。傍晚时分,山里的空气格外清新,飞鸟结伴而归,诗人看着这美丽的景色,不禁心旷神怡。他感到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感受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
《悠然》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陶渊明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田园诗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