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菊花》这首诗写于东晋末期。当时,陶渊明已经辞官归隐,隐居在庐山南麓的桃花源。这首诗是他隐居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菊花的高洁品格的赞美,以及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共有五节,每节四句。
第一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写了陶渊明隐居生活中的一个典型场景:他独自一人在东篱下采菊花,悠然自得地欣赏着南山的美景。这是一个非常安详、恬静的场景,让人感受到陶渊明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第二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写了陶渊明隐居地周围的自然风光。山上的空气十分清新,每天早晨和傍晚都会有一阵山风吹来,让人神清气爽。飞鸟成群结队地飞翔,给山野增添了几分生机,也让陶渊明感受到了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
第三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一节是对前面两节的总结。陶渊明说,他隐居生活中的真意,就在于能够悠然自得地欣赏自然美景,感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真意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第四节:“怀此贞秀姿,卓然远尘埃。”这一节描写了菊花的品格。菊花虽然生长在野外,但它却有着贞洁高洁的品格。它不畏严寒,不惧风霜,始终保持着自己高洁的姿态。陶渊明非常欣赏菊花的这种品格,他认为菊花是隐士的象征。
第五节:“陶然共忘机,此物最为贵。”这一节是对全诗的总结。陶渊明说,他和菊花一起,把一切尘俗的烦恼都忘掉了。他认为,菊花这种能够让人忘掉烦恼的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陶渊明于晋太元十八年(公元413年)辞官归隐,归隐后,陶渊明开始了隐居生活,他喜欢在田园里种植花草、养鱼,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菊花是陶渊明最喜欢的花朵之一,陶渊明把菊花种在自己的家园里,每天都要去欣赏菊花。这首诗就是陶渊明在归隐后所作,表达了他对菊花的高洁品格的赞美,以及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