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365-427年),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辞赋家。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饮酒》组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每首诗都是陶渊明饮酒后的即兴之作,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看法。
《饮酒·其五》是《饮酒》组诗中的一首,这首诗创作于陶渊明晚年。当时,陶渊明已经辞官归隐,过着清贫的生活。这首诗是他饮酒后的即兴之作,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看法。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在人世中结庐而居,却没有车马喧嚣之扰。你问我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因为我的心志超然物外,所以身处闹市也如置身于偏僻之地。
我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自得地欣赏着南山的美景。
山中的景色日日佳好,飞鸟也结伴而归。
这其中有真正的意趣,想要表达出来反而忘记了言语。
这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诗人用平淡的语言,描述了他在乡间隐居的生活,展现了他与世无争、安贫乐道的精神。
诗歌的第一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点明了诗人的隐居生活。诗人虽然身处闹市,却能做到"无车马喧",这说明他心志超然物外,不受外界的影响。
诗歌的第二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回答了读者可能提出的疑问:为什么诗人能做到"无车马喧"?诗人认为,这是因为他"心远地自偏",也就是他的心志超然物外,所以身处闹市也如置身于偏僻之地。
诗歌的第三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写了诗人在乡间隐居的生活。诗人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自得地欣赏着南山的美景。这句诗展现了诗人与世无争、安贫乐道的精神。
诗歌的第四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写了山中的景色。诗人认为,山中的景色日日佳好,飞鸟也结伴而归。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诗歌的第五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诗歌的点睛之笔。诗人认为,隐居生活中有真正的意趣,但是这种意趣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句诗表现了诗人的深刻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