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诗人、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一生颠沛流离,仕途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在他的诗词歌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临安》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当时苏轼正在杭州担任通判。杭州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城,苏轼在这里度过了三年多愉快的时光,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临安》就是其中之一。
《临安》这首诗共三首,每首四句,前两句写杭州的美景,后两句表达诗人的心情。第一首写西湖的优美景色:“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诗人把西湖比作西施,形容西湖的美景如西施一样清丽脱俗,令人心旷神怡。第二首写钱塘江的雄伟气势:“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诗人用“水光潋滟”和“山色空濛”来形容钱塘江的景色,前者写江水的波光粼粼,后者写山水的朦胧飘渺,两者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图画。第三首表达诗人对杭州的依恋之情:“三年居此地,遂使名不虚。”诗人在这里住了三年,对杭州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不愿意离开这里,希望在这里终老。
《临安》这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充分表现了苏轼对杭州的喜爱之情。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深奥的道理,但读来却让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苏轼用他的诗歌,为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了永恒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