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安邸诗眼
诗眼是诗歌中传神点睛、揭示题旨的关键性一两字。在李清照的《题临安邸》中,“重”字就是诗眼。该诗是李清照南渡避难后,在凄凉的心境下,路过临安古城时所作。
全诗如下:
《题临安邸》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惟有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人去后。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诗中的“重”字是贯穿全诗的诗眼,它既出现在首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也出现在尾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中,前后呼应,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使诗歌的整体性更为紧密。
诗中“重”字的使用,表现了李清照对南渡的复杂情感。一方面,她敬佩项羽宁死不渡江东的英雄气概,另一方面,她又对自己南渡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让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哀婉。
“重”字的使用,也体现了李清照精妙的艺术手法。她巧妙地将项羽的英雄气概与自己的南渡经历结合在一起,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和深远。同时,“重”字也暗示了李清照对南渡的深刻反思和认识,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思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