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西林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峰下。寺后有峰,名曰灵鹫,其巅有石壁如屏,上有唐太宗李世民的手书“西林寺”,人称“西林壁”。下面详细分析一下整首诗的含义:
全诗共四句,二十个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前两句,诗人以形象的比喻,说明看问题要全面,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去看,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从不同角度观看庐山,发现庐山一会儿像岭,一会儿像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远,一会儿近,景象万千,变化无穷。
后两句,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前两句的意思,指出由于身处庐山中,所以对庐山的全貌不能认识清楚。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在庐山中的人,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面,而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说明要想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就必须跳出事物之外,从全局的高度来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