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横着看。
侧看:侧面看。
成岭:形成山岭。
成峰:形成山峰。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为中国四大名山之一。
真面目:真实的样貌。
身在此山中:身处庐山中。
横着看庐山,它像一道高大的山岭;侧面看庐山,它像一座座高耸的山峰。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庐山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我无法认出庐山的真实面貌,那是因为我身处庐山中。
《西林壁》诗是苏轼在游览西林寺时,有感而发的即兴之作。诗中,苏轼通过对庐山的不同角度的观察,表达了对庐山真面目的迷惑。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事物认识的深刻见解:要认识事物的真实面目,必须跳出事物的局限,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
《西林壁》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是苏轼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名篇佳作。
《西林壁》诗的寓意是:要想真正认识事物,就必须跳出事物的局限,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如果不跳出事物的局限,就无法看到事物的真实面目。
西林寺作为佛教圣地,在唐代就已盛极一时,不仅拥有宏伟建筑,还有诸多珍贵文物,其中苏轼的《西林壁》诗就是其中之一。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句子不仅是对庐山风光的生动描绘,也体现了诗人哲理的思考和人生感悟。
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歌赋强调诗中的意象与情怀的交融,主张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抒发个人感情。而西林寺作为佛教禅宗的重要道场,其诗词歌赋多以参禅悟道为主题。苏轼的《西林壁》诗正是以庐山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也体现了佛教思想对诗词歌赋的影响,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词歌赋的意境美和哲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