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寺是唐代京畿地区的著名寺庙,位于今陕西省长安区终南山东麓。该寺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由唐太宗李世民的宠妃武则天所建。当时,武则天在皇帝李治的支持下,逐渐掌权,并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西林寺的建筑规模宏大,香火鼎盛。唐朝诗人李商隐、杜牧、李白等都曾到过西林寺,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其中,李商隐的《题西林寺诗》最为著名。
李商隐的《题西林寺诗》共八句,四联。首联写西林寺周围的环境,次联写西林寺的建筑,三联写西林寺的香火,四联写西林寺的盛况。
诗的第一联,“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写出了诗人在黄昏时分来到西林寺的情景。夕阳西下,夕阳无比美妙,但是那美妙的感觉却迟了。我们在对美好进行感悟和把握中,也要考虑时间的制约,不要让美好的东西擦肩而过。
诗的第二联,“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写出了西林寺的幽静。西林寺周围古树参天,没有一个人影,只有深山里的钟声在回荡。这寥寥数语,就把西林寺的幽静氛围烘托出来了。
诗的第三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写出了西林寺的清凉。泉水流淌的声音在危石间回荡,日落时分,西林寺的青松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清新。这两句诗写出了西林寺的清凉和宁静。
李商隐的《题西林寺诗》是唐诗中的名篇,诗中对西林寺的环境、建筑、香火、盛况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西林寺的喜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