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断肠人”
“断肠人”是诗中的诗眼,是全诗的精髓所在。它既是指身处异乡、思念家乡的游子,也是指命运多舛、饱经风霜的世人。这个词集中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也道出了诗人对命运的抗争。
“断肠人”一词出自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中的“断肠人”是指那些饱受战乱之苦、音信不通的游子。马致远借用这个词,将游子的思乡之情与世人的悲凉之感融为一体,从而创造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形象。
“断肠人”一词在诗中的位置也非常关键。它是诗歌的最后一句,也是全诗的总结。它将诗人前面所描写的景物和情感集中起来,使全诗浑然一体,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