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诗也称"民间诗歌",广泛流传于民间,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内容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社会现实。通俗诗的形式主要有民歌、俗曲、俚语、谚语等。
民歌是民间广泛流传的口头诗歌,内容包括劳动号子、情歌、酒歌、儿歌等。民歌的语言朴素自然,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俗曲是民间流传的曲调,也称"小曲"或"小调"。俗曲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爱情、婚姻、家庭、社会生活等。俗曲的语言通俗易懂,曲调优美动听。
俚语是民间口语中约定俗成的词语,具有简洁生动、形象风趣的特点。俚语广泛用于民间文学作品中,起到增添趣味、增强感染力的作用。
谚语是民间流传的格言性语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哲理性。谚语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各方面。谚语的语言简练精辟,寓意深刻。
意象诗也称"艺术诗",是诗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形象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的诗歌。意象诗的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意象诗的创作手法主要有象征、比喻、拟人、借代等。
象征是诗人用具体形象来比喻抽象概念或情感的手法。象征手法可以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比喻是诗人用具象来比拟抽象事物的手法。比喻手法可以使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拟人是指诗人把人类的思想感情赋予事物的手法。拟人手法可以使诗歌的意境更加生动,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借代是指诗人用一个事物来代替另一个事物的手法。借代手法可以使诗歌的语言更加精练,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