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土步诗的背景意思?

首页

土步诗的背景意思?

土步诗的背景意思

创作背景

诗歌内容

土步诗共四首,每首四句。诗中,杜甫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描写了驴骨的形象,并借此抒发了对驴子的同情和对人生的感悟。

第一首诗写道:“土步长吁百不应,况无车马亦无铃。寒风割肉心呜咽,泪落披毛立不胜。”这首诗描写了驴骨被遗弃在荒野中的凄凉景象。驴骨已经死去,无法再行走,只能发出长长的叹息。它没有车马相伴,也没有铃铛相随。寒风吹过,割得它遍体鳞伤,它痛苦地呜咽着,泪水流满了披毛,站立不稳。

第二首诗写道:“骨瘦如柴仪未改,形容枯槁意自胜。独寻道路无伴侶,渐向西山孤落日。”这首诗描写了驴骨的瘦弱和坚韧。驴骨虽然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但它仍然保持着原来的仪态。它的皮毛枯槁,但它的精神却很旺盛。它独自寻找着道路,没有伴侣,渐渐走向西山,消失在落日余晖中。

第三首诗写道:“肯为衔恨困沟渠,敢犯长途渡险坑。自惭不及寒鸦翼,无力偷生傲远空。”这首诗描写了驴骨的不屈不挠。驴骨虽然身处沟渠之中,饱受困苦,但它仍然不肯屈服。它敢于犯险,渡过险坑。它自惭不如寒鸦的翅膀,无力飞翔到高空,但它仍然傲然挺立。

第四首诗写道:“参天虽死心不改,遇物依然作蠢鸣。身老犹堪济世用,未许霜威夺此声。”这首诗描写了驴骨的死而不屈。驴骨虽然已经死去,但它的精神却不死。它仍然对世事有感觉,当它遇到东西时,仍然会发出响声。它虽然年老体衰,但仍然可以为世人所用。它不屈服于霜威,它的声音永远不会消失。

诗歌主题

《土步诗》的主题是同情驴子,歌颂驴子的坚韧不屈。杜甫在诗中,通过对驴骨的描写,表现了驴子的不幸遭遇和顽强的生命力。他以驴骨自比,表达了自己在安史之乱中的坎坷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

《土步诗》是杜甫诗歌创作中的佳作,它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感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