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安石写的诗的意思?

首页

王安石写的诗的意思?

荆公自序

荆公自序是苏轼写于1086年(宋哲宗元祐元年)七月的一篇散文,叙述了王安石一生功业。

原文

公之始出,豪杰之间,多争权谋。公以为伤义,独以经济自任。既官于有司,凡所建请,率多更革。时号为“拗相”。公至州不听事,吏卒有善状,专意诗书。居常不喜与人言,退居北山,诵《六经》,讲《老》、《庄》、《韩》。诸子之言,莫不讽诵。

公之在***,时号为“猛相”,好短切。其所以待人,惟恐不尽其才。论事不协,虽恩厚如黄、蔡,亦置之度外,不私于怀。既不得志,于政事一切不问。

公谓自古治天下,未尝有一时而毕功全业者。为人君者,不患无成,患不能任。夫宰相,国之腹心也。不求备于一人,而责失于一隅,此人君溺于成功之论者也。

公退居江宁,止于钟山。开门放客,来者无不接之。闻有善于谈论,则反覆烛其说之精微,虽一二小吏,亦与之尽言。遇志节之士,过于恩礼,或饥寒求见,则委之米粟、衣物。其子侄以之忧。公曰:“安石富贵时,子侄衣锦食玉,不得安宁。今虽贫贱,吾不知安之乐乎?”

公之卒也,诸孤贫甚。友人闻而为之谋,略于诸孤所得,以助丧事。公其死之日,诸子方粥于市。公生于淳化五年,卒于元祐元年,年六十四。

诗歌鉴赏

《荆公自序》是苏轼对王安石一生功业的概括和总结。文章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对王安石的政治主张、道德品质和人生态度都有比较全面的介绍。

《荆公自序》是一篇史料价值很高的文章,它真实地记录了王安石的一生。文章语言简朴,但字字珠玑,充分体现了苏轼的深厚功力。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