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
西风吹老丹枫叶,半夜城头听秋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解:
1. 丹枫叶:红色的枫叶。王维用“吹老”二字,写出了秋风吹拂的枫叶那种萧瑟的美感。
2. 城头:城墙上。王维在城头听秋风声,有一种孤独和悲凉之感。
3. 异乡:他乡。王维是蒲州人,当时正在长安做官。长安是“天子脚下”,但对王维来说,却是“异乡”。
4. 佳节:节日。王维思亲之情,在佳节时尤其强烈。
5. 兄弟:指王维的兄长和弟弟。
6. 登高处:茱萸节时,人们登高以避灾。《易纬》:“登高无咎,可以辟邪。”
7. 茱萸少一人:茱萸节时,王维的兄弟在老家登高,但王维却不在。
译文:
秋风吹拂,枫叶染上霜色,深夜里,我站在城头,聆听着秋风呼啸。
身处异乡,客居他乡,每逢佳节,思念亲人倍加深切。
我知道远方的兄弟们也在登高远眺,插茱萸避灾时,却少了我一人。
赏析:
首联“西风吹老丹枫叶,半夜城头听秋声”,描写了秋风吹拂枫叶,枫叶染上霜色。王维用“吹老”二字,写出了秋风吹拂的枫叶那种萧瑟的美感。同时,“半夜”和“城头”两个词语,营造出一种寂寥、孤独的气氛。
颔联“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写出了王维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身处异乡,客居他乡,王维内心十分孤独和寂寞。每逢佳节,这种孤独和寂寞之情便更加强烈。“倍思亲”三字,表达了王维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颈联“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出了王维想象中兄弟们在茱萸节时登高的场景。茱萸节是古代的一个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登高避灾,并插茱萸。王维想象着远方的兄弟们也在登高远眺,插茱萸避灾,但少了他一人。这种想象,既表达了王维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和寂寞之情。
尾联“何日登高南斗,遥望亲友鹤归巢”,写出了王维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与亲人团聚的渴望。“何日登高南斗”一句,表达了王维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南斗是指北斗星的南端,是王维的家乡蒲州所在的方向。“遥望亲友鹤归巢”一句,表达了王维对与亲人团聚的渴望。鹤是长寿的象征,王维以鹤来比喻亲人,表达了他希望与亲人长相厮守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