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清明节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在清明节时内心的凄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禹偁(954-1001),字元履,号黄冈先生,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后贬谪滁州、黄州等地。著有《小畜集》、《黄冈集》、《闲居编》等。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节期间,人们会扫墓、祭祖,并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
这首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属于七言绝句。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感情真挚,意境深远。
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交代了清明节时节的特点,即时常下雨。这句诗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即凄凉。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表现了诗人在路上所看到的景象,即行人因思念亲人而悲伤不已,几乎要断魂。这句诗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心情,即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哀悼。
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表达了诗人想要借酒浇愁的心情。这句诗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失意。
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诗人看到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景象。这句诗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希望能够在一个宁静安详的地方过上闲适的生活。
《清明》是王禹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名篇之一。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充分表达了诗人在清明节时内心的凄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