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望庐山瀑布解释诗的意思?

首页

望庐山瀑布解释诗的意思?

望庐山瀑布

李白《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庐山游览时所作的诗歌。这首诗以奔放的笔触,磅礴的气势,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歌背景

李白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初夏,从金陵(今南京)出发,漫游庐山。在庐山,他登高揽胜,赋诗抒怀,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望庐山瀑布》就是其中之一。

诗歌解释

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日照香炉生紫烟”:庐山有一座山峰,名叫香炉峰。山峰形似香炉,每当旭日东升,阳光照射在香炉峰上,便会产生紫色的烟雾。

“遥看瀑布挂前川”:从香炉峰上望去,可以看见一条瀑布从山顶直泻而下,仿佛一条白练挂在山前。

第二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形容瀑布水势湍急,一泻千里,气势磅礴。

“疑是银河落九天”:将瀑布比作银河,银河是天上的星河,浩渺无垠。诗人用“疑是”二字,表达了对瀑布壮丽景象的赞叹和惊奇。

第三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正在舟中游览庐山,准备继续前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突然听到岸上传来有人踏歌而行的歌声。

第四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桃花潭是庐山的一个湖泊,湖水清澈见底,深不见底。

“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是李白的友人,他热情好客,将李白送至桃花潭边,依依惜别。李白用“不及”二字,表达了对汪伦深厚情谊的赞美。

这首诗以奔放的笔触,磅礴的气势,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李白将瀑布比作银河,又将汪伦的深厚情谊比作桃花潭水,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