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诗中最著名的诗篇之一。这首诗写于李白游庐山时,他在诗中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李白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出生于中亚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其父李客是商人,常往来西域。李白自幼聪颖,博览群书,以诗文闻名于世。天宝元年(742年),李白被唐玄宗召入京,任翰林待诏。但不久,因不满朝廷腐败而弃官而去,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漫游生活。
《望庐山瀑布》共四句,二十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这两句诗写出了庐山瀑布周围的美丽景色。西塞山是庐山的一座山峰,山前白鹭纷飞,桃花盛开,流水淙淙,鳜鱼肥美。诗人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水画卷。
青黛横空出,势拔五岳争雄辉。
这两句诗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气势。庐山瀑布从天而降,如青黛一般横空出世,气势磅礴,直插云霄,与五岳争雄辉。诗人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写出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色。庐山瀑布从高处飞流直下,如银河倾泻而下,气势磅礴,令人震撼。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庐山瀑布比作银河,突出了庐山瀑布的壮丽和雄伟。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这首诗诗文简练,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