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是江西省九江市庐山的一座山峰,海拔1167米,是庐山最高峰。天门山以其险峻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登临览胜之地。
清朝诗人洪亮吉曾游览天门山,写下了《望天门山》一诗,诗中对天门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天门山的赞美之情。
以下是《望天门山》一诗的原文及翻译: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的第一句描写了天门山中断长江,使长江在此拐弯的壮丽景象。“天门中断楚江开”比喻天门山气势雄伟,犹如天门劈开,长江在此奔流而下。“碧水东流至此回”写长江到天门山后,受到天门山阻挡,不得不转向东流。
诗的第二句描写了天门山两岸的青山相对而立,衬托出一片孤帆在日边缓缓驶来的画面。“两岸青山相对出”写出天门山的险峻,两岸青山壁立千仞,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态势。“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出一叶孤舟在夕阳的照耀下,缓缓驶向天门山,景象非常壮丽。
这两句诗描写天门山的自然风光,气势雄伟,美不胜收。
诗的第三、四句描写了天门山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天门山的赞美之情。“竺峰旧筑尚依稀,石鼓敲残夜月悲。”这两句诗写出了天门山上的竺峰寺和石鼓寺的遗迹。竺峰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期,石鼓寺始建于唐朝,两寺在历史上都曾香火鼎盛,但后来都毁于战火。诗人在天门山上看到两寺的遗迹,不禁想起了两寺的辉煌历史和沧桑巨变,心中感慨万千。
诗的最后两句“白鹿洞中隐道士,黄龙涧畔塑仙妃。”这两句诗写出了天门山上的白鹿洞和黄龙涧两处道教名胜。白鹿洞是道教洞天福地之一,相传汉代仙人张道陵曾在此修道。黄龙涧是道教圣地,相传道教创始人老子曾在此讲经说法。诗人在天门山上看到这两处名胜,不禁心生向往,希望能在此隐居修道,超脱凡尘。
《望天门山》一诗是洪亮吉游览天门山后的感怀之作,诗中对天门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天门山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