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是指在遥望月亮的时候思念远方亲人的感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是思乡的象征,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诗人写出过脍炙人口的望月怀远诗篇。这些诗篇往往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亲人的挂念融合在一起,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深沉情感。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望月怀远诗题的意思:
1.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清光,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海上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诗人想象着远方的亲人也正在看着月亮,与自己一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然而,诗人却只能独自一人在海上孤独地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心中充满了感伤。
2. 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静夜中望月而思念故乡的情感。诗人躺在床上,月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的床上,他以为那是地上的霜花。他抬起头望向窗外,看到一轮明月高悬在夜空中,不由得低头思念起了远方的故乡。
3.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戍边时思念远方弟弟的情感。诗人听到戍鼓声敲响,知道又到了人迹罕至的夜晚。他抬头望去,看到一只孤雁飞过秋天的边塞,不由得想起远方的弟弟。他想象着远方的弟弟正在月光下思念着自己,心中充满了感伤。
这些望月怀远诗篇,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些诗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至今仍然为人们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