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望月那首诗的意思?

首页

望月那首诗的意思?

望月

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描写了诗人对月亮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诗仙”,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本诗是李白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秋夜在山东兖州(今山东济宁)所作。那年秋,李白奉命到兖州赴任。当时,李白备受帝王冷落,宦途失意。他在兖州住了几个月,天气逐渐转涼,树叶开始脱落,万木萧疏。诗人怀着孤独、失意和思乡的心情,独自一人坐在月光下,面对皓月当空不禁感慨良多。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望月》。

这首诗共四句,每句均为五言,句式参差错落。

第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月光照射在床前,一片雪白,好像地上的霜一样。“疑”字用得很妙,表达了诗人的错觉。

第二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抬头仰望明月,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诗人思乡情切,抬头仰望明月,他想起自己的家乡和亲人。

第三句:“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明月虽然不会喝酒,但空中的月光却始终伴随我的身体。这句诗中,诗人将月亮拟人化,说它“不解饮”,说明月亮是知音、是朋友。

第四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月光与影子暂且为伴,及时行乐,享受春光明媚。这句诗表现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态度。

全诗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月下独坐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月色的喜爱和对家乡的思念。月光照在诗人身上,诗人的影子紧随其后,仿佛是一位陪伴诗人的朋友。诗人与月亮、影子为伴,在月光下享受着春光明媚。这首诗语言优美清新,意境深远,表现出李白乐观豁达的胸怀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