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清辉,开窗邀明月。
长风万里送,香信到天涯。
《望月》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在湖南潭州所作。这首诗通过望月寄情,抒发了自己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这句诗描写了海上生出明月的美景,烘托出一种寂寥清冷的氛围,也预示着诗人即将抒发内心的愁绪。
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遥夜漫长,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思绪万千,牵挂着远方的人们。
这句诗描写了诗人为了更好地欣赏明月而熄灭蜡烛,打开窗户,让清冷的月光照进屋内。此时的诗人,孤身一人,只有明月相伴。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自己的思念之情托付给长风,将美好的话语传达给远方的亲友。香信,指思念之情,是诗人寄托情感的载体。
这首诗通过对海上生月、情人相思、灭烛邀月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是唐诗中一首经典的望月抒情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