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蕴藉幽微、格调清新的抒情诗。诗的大意是:
中秋之夜,我推开窗户,坐在窗前,仰望天上皎洁的明月,不禁思绪纷飞。如今已经白发苍苍了,官场的生活里只剩下应酬,毫无乐趣可言。突然,不知哪里传来一声秋蝉的长鸣,更加增添了秋夜的清冷。想到这一切,我不禁对月亮发出了感叹:你就像我的内心一样,都是如此的孤独与凄凉。
这首诗是诗人在仕途失意时所作。诗人用清丽的语言,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没有一句怨言,却字字含情,读来令人动容。
创作背景诗人赵鼎(1085—1147年),字元镇,宋徽宗宣和四年进士,历官秘书省著作佐郎,迁中书舍人、吏部侍郎。
南宋建炎二年,赵鼎被拜为相,主持国事。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受到金兵的痛恨。绍兴十一年,昏庸的宋高宗听信谗言,罢免了赵鼎的相职。
罢相后的赵鼎回到家乡,过着闲居生活。他时常在月夜里仰望明月,抒发自己的感慨。这首《望月有感》就是他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